在 NBA 的舞台上,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夺冠之路充满了荣耀与挑战。然而,他们的冠军蜜月期却仅仅持续了 12 天,这一短暂的时光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的因素。同时,球队的核心组合 “双探花”—— 杰森・塔图姆和杰伦・布朗,尽管实力出众,却始终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也成为了凯尔特人队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难题。

一、为何绿军的蜜月期只持续了 12 天?

老板出售球队意向带来的不确定性

夺冠后的第 12 天,原本凯尔特人总裁史蒂文斯正准备在新的劳资协议下,为球队的核心球员塔图姆和德里克・怀特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续约操作,以延续球队的竞争力,继续向更多的总冠军发起冲击。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球队老板格罗斯贝克的一个电话彻底打破了这一计划。老板宣布有出售球队股权的意向,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给球队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在职业体育的世界里,球队所有权的变动往往意味着不确定性。新的老板可能带来不同的管理理念、运营策略和投资方向。对于凯尔特人这样一支拥有辉煌历史和众多球迷期待的球队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更是被无限放大。在新的劳资协议使得组建一支昂贵球队已经变得异常具有惩罚性的时代,球队的每一个决策都需要谨慎权衡。而老板的这一决定,让球队在未来的投资和发展方向上变得模糊不清。史蒂文斯深知,这种不确定性将对球队的士气、球员的心态以及未来的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

原本,夺冠后的球队应该充满信心和动力,积极为新赛季做准备,继续书写辉煌的篇章。然而,老板出售球队的意向让这一切都变得不确定起来。球员们不知道未来的球队会是什么样子,教练组也无法确定在新的所有权下自己的角色和职责。这种不确定性迅速蔓延,打破了夺冠后的喜悦氛围,让球队无法安心享受冠军的荣耀,冠军蜜月期也因此戛然而止。

外部事件的连续冲击

除了老板出售球队的意向带来的不确定性,一系列外部事件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也给凯尔特人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进一步缩短了他们的冠军蜜月期。

首先是塔图姆在美国国家队的遭遇。作为凯尔特人队的核心球员和 NBA 总决赛的功臣,塔图姆在签下 NBA 史上最大合同后,本应在国际赛场上继续展现自己的实力和价值。然而,他却在奥运会期间被教练毫不客气地按在了美国队冰冷板凳的末端。他没有受伤,也没有受到纪律处分,却在比赛中一分钟都未能上场。对于这位在奥运会前的表演赛中表现出色,并在 2021 年代表美国队夺得金牌的球员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公开的羞辱。塔图姆的父母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他们的不满,公众也对这一决定感到困惑和质疑。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塔图姆的个人心态和状态,也让凯尔特人队的球迷们感到失望和担忧。

展开全文

与此同时,杰伦・布朗也被美国国家队冷落。在莱昂纳德退出美国国家队后,杰伦・布朗本应是替代他的热门人选。然而,美国国家队却在几小时内就选择了杰伦・布朗的队友德里克・怀特。杰伦・布朗对此感到非常不满,他在社交媒体上指责美国国家队的赞助商耐克公司阻止他参赛。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也让凯尔特人队的锋线组合陷入了被质疑的境地。杰伦・布朗的不满情绪不仅影响了他自己的心态,也可能对球队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波尔津吉斯的脚踝重伤也给凯尔特人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作为球队的明星中锋,波尔津吉斯在加盟凯尔特人的第一个赛季就大放异彩,为球队解锁了历史级别的进攻。然而,他的左脚踝受伤,整个夏天都在进行康复治疗,预计在新赛季的前几个月里都无法上场。这无疑给凯尔特人队的卫冕之路增添了巨大的压力。球队需要在没有这位重要球员的情况下,重新调整战术和阵容,以应对新赛季的挑战。

这一系列外部事件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让凯尔特人队原本应该安逸满足的休赛期变得充满了压力和挑战。球队无法专注于庆祝冠军的荣耀,而是不得不面对各种负面消息和困难。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球员的心态和状态,也让球队的卫冕之路变得更加艰难,冠军蜜月期也因此早早结束。

联盟历史趋势与竞争压力

近些年的联盟历史对卫冕冠军并不友好,这也是凯尔特人队冠军蜜月期短暂的一个重要原因。上一个闯过季后赛次轮的卫冕冠军还是 2019 年的勇士,即使是那样一支王朝勇士最终也在球场内外分崩离析 —— 克莱因伤缺阵,杜兰特先是因伤缺阵,后又转投自由球员市场。凯尔特人深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联盟中,卫冕冠军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其他球队都在努力追赶,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试图将冠军从他们手中夺走。

夺冠后的凯尔特人队立刻成为了众矢之的,其他球队都将他们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击败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凯尔特人队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他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然而,冠军的喜悦往往会让人产生一定的放松心态,而这种心态在竞争激烈的联盟中是非常危险的。凯尔特人队需要在短时间内从冠军的喜悦中走出来,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备战中。这种压力使得他们无法长时间沉浸在冠军的喜悦中,冠军蜜月期也因此变得非常短暂。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